|
|
|
|
<< < 2011 - 12 > >>
| 日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| 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| 14 |
15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| 21 |
22 |
23 |
24 |
25 |
26 |
27 |
| 28 |
29 |
30 |
31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不待扬鞭自奋蹄 |
|
文章类型:公司新闻 文章加入时间:2006年6月15日13:37 |
|
——记炼铁技改项目维修班班长薛汉林 本报记者 王海涛
 图为薛汉林正在安装电液推杆
够普通的岗位——维修班长;够单调的工作——负责设备的安装和维修。500多个日夜就这样悄然而去。然而,人们说,一年多来,从他坚守的这个普通岗位上流泻而出的,不是单调的音符,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。 他,就是炼铁技改项目维修班班长,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设备安装维修专家,一个以厂为家、勤奋实干的普通职工——薛汉林。
“当班长不仅要对生产负责,还要对员工的安全负责。”
2003年5月24日,从福建第二安装工程公司辞职的薛汉林来到公司应聘。由于他曾在福建二建时当过设备安装小队长,又负责过公司炼钢一期项目的设备安装工作。进厂后,他被破格聘用为技改项目维修班班长。 当班长,薛汉林深知肩负的重任。技改项目维修班人数最多时有70多个,最少时也有40多个,要想把这么庞大的一个班组管理好,谈何容易。 可薛汉林却偏不信这个邪。他觉得,一个班要想战斗力过得硬,首先得在安全管理上过得硬,只有确保了班组成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,战斗力肯定稳步提升。 为此,薛汉林更从职工道路安全和劳动纪律上抓起。为了保证班组成员进入厂区后始终处在安全状态,他几乎每天在职工上下班前,都要到进厂道路边检查班组人员骑自行车、摩托车是否有违章违纪情况,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。就这样,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,他都始终地坚持检查,从未间断过。 这时,有“好心人”劝他,你傻不傻,班组员工上班这些小事你也管。但薛汉林却不这么认为,他说:“作为一名班长,你就要从班组员工踏进厂大门口开始,要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,直到下班后出了厂大门为止,如果连最起码的这一点都做不好,那公司颁布实施的制度又如何贯彻落实,班组战斗力又如何提高?” 薛汉林对工作的这股执着精神,使他在每次的班前会上,要把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强调,确保安全意识让员工入心入脑。一次,正在巡查工作的薛汉林发现,班里一名员工在安装设备时,将安全带挂在角铁的边缘,是严重的违规操作。发现问题后,他及时叫停该员工,并以扣分处罚。该员工下来后,薛汉林并没有训斥,而是耐心地给他讲授违规操作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,让该员工深受感动,并紧握薛汉林的手激动地说:“薛班长,我心甘情愿接受处罚。如果没有你及时发现,还不知道将会发生多么严重的后果呢,我保证下次再也不违规了。” 薛汉林在做思想工作中,还爱注重细节。三月初,班组一位负责开行车的员工,刚刚从老家订婚回来。由于恋家,在工作中,他经常思想不集中。薛汉林发现后,及时提醒他,并手拉手地与他拉家常,讲述一些典型的安全故事案例,引导他理清在工作中思家的危害性,使该员工豁然开朗,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。 正是薛汉林的这种人性化管理方式,给全班安全生产铸起了一堵严实的“屏障”,使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。
“当班长不能只说不干,还要模范带头、以身示范。”
班长,兵头将尾。既是全班的组织领导者,更是生产中的模范实践者,在维修班长岗位上,薛汉林始终信奉着这一信念。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,为了带好头、树好榜样,薛汉林坚持每次安装都在现场。如果不到现场,他心里总觉得有两个“不放心”:第一,对职工人身安全不放心;第二,对设备安装质量不放心。 正是薛汉林心存两个“不放心”,促使他在工作中边干边指挥,不管是脏活累活都主动带头去干,用实际行动深深地感染班组的每一位成员。去年底,按照技改项目计划,喷煤设备需要在两个月时间内安装完毕。为了早日安装好,薛汉林在时间紧、任务重的情况下,主动带领班组工人坚守一线,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,设备安装在预订时间内提前了十天完成。四月中旬,炼铁技改项目二号高炉即将投产,按设备安装日程,必须在投产前安装好放空管。为了确保安装工程不拖延投产,薛汉林带领班组工人连夜安装,连晚饭都顾不上吃,直到凌晨两点多钟,才将放空管安装好,有效地确保了投产的顺利进行。 薛汉林在安全管理和日常施工方面不仅做得认真仔细,而且在对设备安装质量方面,也做到了精益求精。原本高中毕业的薛汉林,有当过设备安装小队长经历,因此对设备安装的设计图纸非常精通。一次,薛汉林发现,炼铁一号高炉建设施工图纸上的一个通廊立柱较高,通过仔细计算后发现,一个高出了10公分,另一个高了15公分,难以保障安装好后皮带机的平稳运行。问题发现后,他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,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,重新修改施工图纸。 看着一项又一项的技改项目竣工投产,薛汉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由于长期的操劳,在担任技改维修班长至今,原本身体瘦小的薛汉林又瘦了十几斤,连眼袋都凹进去了。 看着薛汉林瘦弱的身体,好友心痛地劝说他:“你作为一个班长,站在边上指挥就行了,何必这么卖命地带头干。”薛汉林听了后回答道:“领导对我信任才把我放在这个岗位,就是要我带着全班人员一起干,而不是叫我来‘当参谋瞎指挥’的。”
“大家小家,工作干好了才能对得住大家。”
薛汉林家住南通通州市,从公司到他家只有35公里,与永泰码头隔江相望。 骑摩托车回家,过轮渡,只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。可为了工作,他已有近两个多月时间没有回家。以前每次回家,都在晚上下班后回去,次日在上班前还得赶回来,从技改项目开工到现在一直都这样,并从未有过迟到早退的记录。 薛汉林是个孝子。今年已32岁的薛汉林,在家排行老大,父母亲年近六旬。说起年迈的父母,薛汉林泪眼盈眶,觉得亏欠俩位老人家很多。前不久,年迈的母亲外出时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。当时,为了不影响薛汉林的工作,家里人瞒着他,只字未提。一个星期过后,当他打电话回家时,无知的儿子说漏了嘴。他责问了妻子和父亲,母亲摔伤了腿为什么不通知他一声,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告诉他。 父亲听了他话后,连忙安慰地说道:“你现在工作这么忙,施工任务又这么紧,我们如果把这件事告诉你,不仅影响到你的心情,还会影响到工作、影响到工程进度。你就安心地工作吧,家里有我们呢。” 家人的深明大义和父亲的谆谆教诲,让薛汉林深受感动,也让他在工作中更加有了劲头和盼头。 不待扬鞭自奋蹄,正是薛汉林对工作这份执着的干劲和敬业的精神,促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进,不断向前攀跃。 在热火朝天、一派繁忙的炼铁技改项目工地上采访薛汉林时,这位朴实的维修班长指着即将竣工的技改项目,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:“项目竣工了,高炉投产了,我心里也就踏实了。”
|
|
|
|
文章出处: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|
|
文章作者:公司办公室 |
|
|
|